揚州炒飯的來歷
食尚香 | 2017-10-08
蛋炒飯
閱讀:64
揚州炒飯的來歷

揚州炒飯可以說是紅遍了大江南北,原來他還有這樣一段有意義的歷史呢
相傳隋朝越國公楊素愛吃“碎金飯”(即蛋炒飯),選用軟硬適度、顆粒松散的熟米以蛋炒之,使粒粒米飯皆裹上蛋液,炒好后的飯如碎金閃爍,因此得名,也稱“金裹銀”。后來隋煬帝巡游揚州時將這“碎金飯”帶入揚州,也就成了有關揚州炒飯比較早的記載那是清乾隆年間,當時的乾隆喜愛南巡,常常微服私訪。有一天,乾隆皇帝行至揚州近郊,腹中空空,饑渴難耐。因這時午時已過,隨行的侍從好不容易才找到一戶清貧農家。一看,這戶人家能吃的只有一些前天的米飯了。于是,農戶從雞窩里取出兩只剛下的雞蛋,草草地做了一碗蛋炒飯。
也不知是乾隆皇帝平日里山珍海味吃多了,還是由于當時他確實很餓了,這碗炒飯吃得有滋有味、稱心如意。水足飯飽之后,便問侍從:“這等人間美食叫什么名字?”隨從隨口應道:“這是‘揚州炒飯’”。并把這揚州炒飯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乾隆。
乾隆贊嘆揚州百姓廚藝的同時,也深深地感嘆揚州人生活的節儉。從此,“揚州炒飯”名聲大振,一直延襲至今。。由于有皇帝先立起了金字招牌,后來再經乾隆年間任揚州知府的伊秉綬創新和傳播,錦上添花地在飯中再加上一些蝦仁和肉丁同炒,不但味道更上一層樓,也有了揚州炒飯五彩繽紛的靚麗面孔。
如今,揚州炒飯可能是世界上比較著名的中國飯了,揚州市甚至將“揚州炒飯”注冊成商標,并一一確立了炒飯的比較佳原料:白秈米、草雞蛋、水發海參、熟草雞腿肉、熟精火腿、水發干貝、上漿湖蝦仁、水發花菇、熟凈鮮筍、青豆、香蔥末、湖蝦籽、紹酒、雞清湯,不可不謂對這道飯的重視啊。這其中,白秈米你可能比較為陌生。因為炒飯中的飯粒講究粒粒松散,松硬有度,這種外形頎長、口感不粘糯的白秈米對于炒飯來說就更為適合了,實在買不到這么種米,用隔夜飯也是可以的
這就是揚州炒飯的來歷了,小編是覺得揚州炒飯的來歷非常的高大上,想要學習到正宗的揚州炒飯技術的可以來食尚香報名參加培訓,詳情可聯系客服咨詢